白景明:国际机构为何纷纷上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
编辑:admin 日期:2024-06-02 18:34:38 / 人气:
多家国际金融机构此前也上调了对中国经济增长前景的预期。法国巴黎银行5月27日在给客户的一份报告中说,预计中国将实现5%的增长目标。德意志银行则将中国今年GDP增长预期上调至5.2%。高盛银行、花旗银行也将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分别从4.8%、4.6%上调至5%。
从中可以看出,以上几家国际机构都是以中国一季度的数据表现以及近期的有效政策为依据上调了对于今年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期。
那么,一季度表现对于一个国家的全年经济发展有哪些指示意义?笔者认为,一季度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时期。“承前”就是说前期中国经济的增长轨迹是一个稳定向上的趋势,而从一季度表现能够看出这种延续。一季度向好跟前期的政策也是有关联的,比如,2023年我们的财政政策力度很大,很多政策、投资效果在今年开始显现出来。“启后”是说从一季度数据能反映出中国经济增长的内生韧性很强,这说明我们的政策和改革在取得预期的成效。而且一季度经济的良好运行也能为此后的发展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因此,从一季度表现基本可以对未来中国经济的发展趋势有一个大概的判断。
中国经济的突出表现,既因为我们有内生的经济发展韧性,又因为我们的制度优势。制度为经济增长打开空间,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我们很多政策其实都是走在前面的,具有超前性,这就能够为后边的经济发展创造很好的条件。
而国际机构的广泛认可,实际上反映出他们很关注中国的经济发展,对此也形成一个共识,说明中国经济对全球经济发展的作用举足轻重。多年来,中国一直是世界经济增长的最大动力源,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因此,中国经济的发展对全球也有传导效应,有利于提振全球经济发展。
2024年全国两会确定今年的GDP目标为增长5%左右,笔者对于中国实现年度预定目标很有信心。原因首先是,从目前的数据可以看出,中国经济增长的内生动能还是很强大的。今年以来,大型企业PMI(采购经理指数)始终保持在扩张区间。1至4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2%,持续保持在4%以上;而制造业技术改造投资更是同比增长8.5%,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1.1%。我们看宏观经济发展一定不能只看短期数据,要看长期数据反映出的内生动能。其次,中国经济能够持续增长,是因为中国一直坚持走发展实体经济的道路。发展实体经济可以带动金融业、服务业的发展,让中国经济实现一个良性的循环。这一点从今年以来中国推出的政策上也可以看出来,不管是推动以旧换新、设备更新,还是优化房地产政策,其实都是为了推动实体经济良性发展。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等4部门又联合发布通知,继续推动实体经济降低成本,提高税费优惠政策的针对性有效性,这必将持续推动中国科技创新和制造业的发展。
从中也可以看出,关于如何稳定中国经济,党中央、各部委已经做了妥善的规划,接下来,政策上只要按照党中央的统一部署,落实好现在的政策,中国经济在2024年实现平稳发展以及预定目标就没有问题。
内容搜索 Related Stories
推荐内容 Recommended
- 广州财政科技经费80%用于支持企业或企业牵头项目10-09
- 加强内地与香港创新科技合作09-21
- 合作伙伴反目成仇 再升科技卷入并购“罗生门”09-20
- 推动科学普及,清帆科技EduBrain亮相北京科学嘉年华活动09-18
- 北马防假跑 升级高科技09-15
- 制定免责机制,让科技创新大胆去试09-08